佛陀在《杂阿含经》卷三十三中,以四种良马比喻众生的根器。佛陀认为,最利根的人听闻“老病死苦”,心中会生出警惕,依正法思维而调伏身心,犹如上等良马见鞭影就知道行进的方向;次等根器的人则是见到邻里受“老病死苦”时,便心生警惕而发心修行,犹如次等良马,虽不能在见鞭影就知前进,但只要鞭杖轻触尾毛,便知道如何奋蹄;第三等善根的人,要见到亲近的人深受“老病死苦”时,才能因此警觉而发心修行,犹如第三等良马,等鞭杖轻抽肌体微痛后才知前进;第四种人,只有到自身遭遇“老病死苦”折磨时,才能认真地面对生命的苦恼,犹如拉车的马虽经鞭抽还不知前进,非得铁锥刺身彻肤伤骨之后才能警觉,进而“牵车着路,随御者心,迟速左右”。至于顽劣难以教化的劣马,则是伸颈狂嘶,作势噬人,前脚跪地,后脚踢人,不断就轭,稍受鞭杖,便断缰折勒,纵横驰走。 我们都不必以生死命题钻牛角尖,人都免不了一死。生死死生,生生死死无尽轮回。犹如昨天、今天、明天无尽延续;前生、今生、来生也是无始无终循环往复,贯穿无尽时间的还是当下。次一刻是生,在下一刻前一刻的生已经是死。
因此,我们不必因终将死亡而变得消极懈怠,也不必因今生的不美满寄望来世。把握当下的生活态度就是决定我们幸福与悲哀的杠杆。 人活百岁终要死,世上没有不老药,人世沧桑经历过,没有虚度自无憾,生如夏花绚烂,死如秋叶静美,让我们通过佛学佛理,尊重生命参透生命,正确对待生死,做一匹佛陀比喻的良马,无须扬鞭自奋蹄,珍惜当下把握当下,走好自己的生命之路。 |